自2010年9月份王進軍董事長號召全公司干部、員工深入開展“推進‘三創(chuàng)’、提升‘雙效’”活動以來,全公司上下迅速掀起“創(chuàng)、效”活動熱潮。各公司、各單位以提升“雙效”為主線,結(jié)合工作實際,舉全力推出一系列技術、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舉措,并取得實效。其中,吉盟公司紡絲車間黨支部以“讓每名員工都有機會”、“讓每名員工都有參與意識”為根本出發(fā)點,開展的“每月之星”評選活動,以調(diào)動員工中“80%沉默的大多數(shù)”的積極性為核心,通過“造星、追星、爭星、保星”系列活動,使員工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轉(zhuǎn)變。員工參與“創(chuàng)、效”活動的熱情高漲了,責任意識增強了,文化氣息濃厚了,道德意識提升了,努力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截至目前,車間共評選4期,有35名員工分別被評為“每月之星”。現(xiàn)如今,吉盟公司紡絲車間群“星”閃耀,營造了“風清氣正、和諧向上、科學發(fā)展”的濃厚氛圍,管理水平實現(xiàn)了新跨越,車間被集團公司評為“創(chuàng)、效”活動先進集體,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李洪晨被評為集團公司“十大優(yōu)秀管理者”。
按照王進軍董事長的工作指示,為深入挖掘吉盟公司紡絲車間“創(chuàng)、效”活動的管理理念和典型事跡,集團公司黨委工作部成立了調(diào)研組,深入該車間進行調(diào)研,召集車間班子成員和管理骨干召開管理經(jīng)驗座談會。《吉林化纖報》刊出“走進群‘星’閃耀的吉盟紡絲”報道。
正文
亮點一:根本出發(fā)點——激發(fā)“80%沉默的大多數(shù)”
對于開展“每月之星”評選活動的出發(fā)點,吉盟公司紡絲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李洪晨這樣認為:開展“創(chuàng)、效”活動,關鍵是讓員工的精神面貌發(fā)生根本改變,提高員工的精氣神,讓廣大員工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而在實踐中,抓員工隊伍就要“抓兩頭帶中間”,“帶中間”就是要“激活80%沉默的大多數(shù)”。
“評先對80%沉默的大多數(shù)沒有刺激性。”80%的員工是中間層,不能讓他們成為“被評先遺忘的角落”,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評先”,都能得到認可,都有參與意識。
“人無完人,但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挖掘每名員工的閃光點,就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人,要從不同側(cè)面設立標準,對不同層次的員工激發(fā)積極性,揚長避短,讓后進員工變先進,讓先進的員工更先進。
每月在員工中評選技改攻關之星、愛崗敬業(yè)之星、優(yōu)質(zhì)服務之星、道德模范之星、最佳進步之星、優(yōu)秀青工之星、優(yōu)秀老師傅之星。評選出在生產(chǎn)、服務、技改、創(chuàng)新、道德等方面成績突出或具有閃光點的員工,把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員工激勵成為“明星”,通過“造星、追星、爭星、保星”系列活動,激發(fā)員工的愛崗敬業(yè)意識、質(zhì)量責任意識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意識,為爭創(chuàng)百億企業(yè)做出積極的貢獻。
亮點二:破冰探寶——打造群“星”的秘密
評選原則既靈活又嚴格。“靈活”是講求靈活多變,不限名額,只要事跡突出、服眾、感人,經(jīng)得起推敲,不限制評選人數(shù)。“嚴格”是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絕對不允許參加評選,把機會讓給一線崗位員工。同時,堅持寧缺勿濫,如果當月在某一層面沒有突出的明星,則不評選該類明星。
發(fā)動引導至關重要。“讓員工感到誰都有機會”:為使這項創(chuàng)新舉措被廣大員工所接受,車間班子成員、技術員、班組長統(tǒng)一思想,廣泛深入員工座談,講清評比活動的出發(fā)點,讓員工認識到“游戲規(guī)則不排斥任何人”。“讓員工感到我也能當明星”:為消除員工對爭當明星的敬畏心理,增強員工“爭星”信心,黨支部班子帶領各級管理人員深挖員工的閃光點,展開“造星”行動。將“一崗雙責”的工作理念牢記于心,一起“研究人”,琢磨員工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從現(xiàn)實表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心理動態(tài)、脾氣秉性等各方面分析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黨支部班子當參謀、做后盾,指導班組長帶領員工參與“爭星”活動,隨時跟蹤,發(fā)現(xiàn)員工的閃光點,及時予以表彰,使員工消除了“先進與我無緣”的消極心態(tài)。
亮點三:持續(xù)激勵——員工“爭星”動力無窮
“要讓員工感到明星無尚光榮。”黨支部充分利用參觀路線的有利條件,在車間門廳參觀必經(jīng)之地設立了“每月之星光榮榜”,將當選“每月之星”員工的光榮照和榮譽事跡張貼,讓到車間參觀的各級領導、全體員工都能看到,有效激發(fā)了員工的榮譽感。同時,車間對當選“每月之星”的員工獎勵100元,并頒發(fā)了持久耐用且印有“每月之星”的白鋼飲水杯。李洪晨這樣講:“每當員工拿起這個杯子,就不好意思再犯錯誤了,管理就是要追求這個‘不好意思’”。
“公平、公正、公開是員工‘爭星’動力的又一源泉。”黨支部堅持組員推薦、班長把關、值班長審核、車間評審組例會民主決策的程序,確定“每月之星”預備人選,經(jīng)在車間范圍內(nèi)公示3天,方可當選。“塑造員工不能曇花一現(xiàn),要追求永恒。”“每月之星”評選打破不重復評選的傳統(tǒng)模式,視工作表現(xiàn)可以重復多月當選,一年中有三個月被評為“每月之星”的員工將授予“特別貢獻獎”,并作為集團公司“卓越員工”、“優(yōu)秀員工”的重點評選對象。而且,員工犯了錯誤,只要及時改正,既往不咎,不影響下月當選。為保護未當選員工的積極性,黨支部組織技職人員逐個做思想工作,講清當選者優(yōu)勝的原因,擺明差距,鼓舞士氣,使評選活動成為員工進取的路標。
亮點四:抓實創(chuàng)效點——長打率提高,年創(chuàng)效400萬
通過開展活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普遍提高,增強了質(zhì)量責任意識,絲束長打率由75%—80%提高到98.5%,按照日生產(chǎn)300噸絲束計算,預計年多創(chuàng)效可達400萬元以上。
亮點五:突出給力點——眾“星”齊心創(chuàng)佳績
通過開展活動,員工的整體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員工主動想事、干事的熱情與日俱增,形成了“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員工出勤率增加了,請假的員工減少了;主動承擔臟、苦、累任務的員工增加了,遇事斤斤計較的員工減少了;樂于奉獻的員工增加了,習慣報怨的員工減少了;提合理化建議的員工增加了,混天度日的員工減少了;自覺進行崗位巡檢的員工增加了,違章違紀的員工減少了。同時,夜班叉車壞了主動有人來修;門上的掛勾壞了、衛(wèi)生間窗子關不嚴,都會有員工主動修復;現(xiàn)場柱子掉漆,員工們利用工余時間主動粉刷,一天、兩天直至恢復原貌;甚至還有員工為順利完成集中升車任務,不聲不響把身患重病的老母親托付給別人,默默地堅守在本職崗位上……
“每個人的閃光點都能被發(fā)現(xiàn),使員工看到‘每月之星’并不遙遠,只要肯干事、把事干好,就能被認可,就能上榜。因此,對每名員工都有激勵作用。”車間丁班值班長李延軍談起評選活動興致十足。
“員工對每年評選一次先進感到距離自己很遙遠,‘每月之星’評選活動讓員工堅信自己可以有機會。”車間丙班值班長楊金龍介紹說。是啊,黨支部把傳統(tǒng)評先這一“全年性大型比賽”,調(diào)整為“階段性沖刺比賽”,真正讓員工不斷增強了上進的信心。
“每月之星”將不斷激勵著這個光榮的集體在百億企業(yè)建設的征程中,開拓進取,一路前行……
(集團公司黨委工作部 王宏 冷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