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國家高質量發展強國戰略,進一步搭建人造絲產業交流合作平臺,10月11日,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關懷指導下,在吉林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吉林化纖集團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全球人造絲產業論壇在吉林市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聚焦、專注、協同、 創新”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著名經濟學家、知名院校學者出席,同時還有來自全球人造絲產業鏈企業和各省、市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的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共計400余人參加。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紀朝,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副主席楊冬旭,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吳白乙,吉林市政府副市長熊亮華,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紡織部部長王曉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俊周,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秘書長姜國華,吉林市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以及吉林化纖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宋德武,黨委書記劉宏偉,工會主席郝佩軍、副總經理岳福升,副總經理兼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東杰出席了論壇大會。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楊峻主持。論壇大會上,產業鏈上下游深入交流,多維度地探索了行業的發展戰略和廣闊前景,對推動人造絲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突破、應用領域拓展及新技術研究,提高人造絲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里,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地發展。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為1978年的140多倍,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27.4倍。作為產業鏈源頭紡織原料,人造絲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尤其從2015起至今,吉林化纖集團已連續四年舉辦全球人造絲產業論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竭力虔心、通力合作,促進人造絲產品的不斷升級,應用不斷拓展。今年,面對嚴峻的環保壓力、市場壓力、全球經濟壓力,人造絲生產企業依然實現產銷兩旺。
吉林市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行業內素有“世界人造絲看中國,中國人造絲看吉林”的共識。吉林市熊亮華副市長在致辭中指出,吉林化纖是我國優質的人造絲生產基地,這個從1964年走過來的老企業,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先進的工藝技術,開發出許多優質的產品,為促進人造絲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踐行了國有大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論壇大會上,吉林化纖集團宋德武董事長作了企業發展情況的報告。他首先感謝國家、省、市以及行業領導的關心關懷,并指出吉林化纖自1959年開始籌建,從年產3000噸粘膠短纖維起步,近 60 年來,在創業、創造、創新中一路走來,為紡織工業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近 5 年來,企業升級調結構,實現了總量翻番、產值翻番,員工收入翻番;近 10 年來,碳纖維研發問世,從產業化到市場化,打破封鎖,走向世界;近 20 年來,竹纖維培育聯盟,開創應用,形成紡織原料第五元素;腈綸纖維從量產走向差別化……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領導和產業鏈上下游客戶的鼎力支持。
論壇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高勇書記發表了《今年以來紡織工業運行情況及中美貿易摩擦對紡織工業的影響》主旨演講,他高屋建瓴地分析闡述了中國紡織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對人造絲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度解讀。
論壇大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吳白乙發表了《中美貿易糾紛及國際形勢走勢》的演講,對于把握世界經濟脈動、找準企業發展方向非常重要。蘇州新民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英偉、韓國絲綢之路公司社長辛圣峰分別作了《精耕細作人造絲面料,打造服裝面料的翹楚》、《人造絲產品在韓國市場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
本次論壇大會上,與會代表還開展了國內人造絲機織領域產品開發及應用,國內人造絲針織領域產品開發及應用,國內人造絲家紡,絲絨領域產品開發及應用,天竹、短纖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國際市場人造絲產品開發及應用五個專題交流,進一步密切了上下游企業的深入溝通,對凝聚產業協同發展共識,推動人造絲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突破、應用領域拓展及新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論壇大會期間,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吉林化纖集團人造絲、腈綸毛條、碳纖維原絲、碳化生產線,并通過《傳承紅色基因,開創新的時代》文藝晚會共同鑒賞了企業文化,對蓬勃發展的吉林化纖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增強了合作共贏的信心。
人造絲,作為高端的纖維原料,經過不斷的創新開發,在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現已成為人們消費的首選。本次論壇,從紡織行業、國際經貿、市場應用、產業鏈合作保障、技術管控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使與會人員更加明確了未來人造絲產業的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